2018中美贸易战火
2018年5月7日
首先,误解自然是重要的原因。典型如同如今热议的法律用语“Reciprocity”,西方理解一直是对等原则,中方主流理解直到最近几年还是互惠原则,其中信息误差,不仅在于表述的差距,也导致对于贸易政策的取向与应对。
其次,关于高科技补贴,《中国制造2025》首当其冲。这一要求不少国人觉得难以接受,其实认真想想没那么可怕。我们所看到中国腾讯、阿里巴巴、百度(BAT)等公司,有多少是政府烧钱烧出来的?更值得深思的是,美国对于中国高科技的遏制心态。去年我在美国游学时候,对于美国政策各界对于《中国制造2025》深感意外,可见这一文件显然刺激了美国各界,对于中国科技赶超的恐惧迫使美国提出这一要求。
和当年麦卡锡主义对共产党的恐惧相比,现在的美国并不怕共产主义的政治影响,而是更多出于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考虑。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与发达国家在当地的投资形成直接竞争。尤其是在基建项目上,中国国企公司通常会以低价中标。不少发展中国家并非完全认同中国发展模式,但近两年中国争取到了一些摇摆国,比如东欧的格鲁吉亚。阿纳克利亚(Anaklia)深海港是格鲁吉亚的百年大计,开始项目并没有引进中国资本,而是给了一个美国-格鲁吉亚合资企业。格鲁吉亚想借此展示自己的大西洋血统,认同的是西方价值观。但中国一流的基建能力和低息贷款的吸引力太大了。2017年中格签署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个自贸协定,阿纳克利亚港口也接受了上海振华重工500亿美元的投资。尽管中国并无特定输出的价值观,但是建设本身似乎越来越算一个价值观了。
2018年5月5日 Donald J. Trump@realDonaldTrump
Our high level delegation is on the way back from China where they had long meetings with Chinese leaders and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We will be meeting tomorrow to determine the results, but it is hard for China in that they have become very spoiled with U.S. trade wins!
2018年5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
问:昨天开始的中美经贸磋商是不是已经结束了,有没有什么成果?
答:目前我没有授权可以发布的消息。
2018年5月4日 白宫
美国贸易代表团应副总理刘鹤的邀请并按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总统的指示前往北京。美国代表团以财政部长(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史蒂文∙努钦(Steven Mnuchin)为首,成员为美国商务部长(Secretary of Commerce)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美国贸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总统经济政策助理(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Economic Policy)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和总统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助理(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Trade and Manufacturing Policy)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特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大使在当地与代表团会合。
美国代表团与中国官员就重新平衡美中双边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确认不公平地强制技术转让的各项政策等问题举行了坦率的会谈。美国代表团申明,公平贸易将促进中国、美国和世界各经济体的快速增长。
美国代表团的规模和高级别表明,特朗普政府高度重视为美国工商业和工人保障公平的贸易和投资条件。本届政府内部已达成共识,强调需立即关注促使美中贸易和投资关系发生改变的问题。
美国代表团现正返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准备向总统汇报情况,有待他就下一步行动做出决定。
2018年5月4日 VOA
由财政部长努钦率领的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已离开北京,正在返回美国途中。目前尚不清楚这次谈判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星期五说,双方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还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方面还没有对此作出评论。努钦在离开下榻饭店仅仅表示,“我们有非常良好的交流。”
中国官方媒体将这次多位美国高级贸易官员的北京之行称为“磋商”,并称双方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而且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除了努钦之外,此次阵容强大的美国代表团中包括有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白宫的总统贸易顾问纳瓦罗等,他们不但长期来对中国持批评态度,而且对贸易政策十分了解。相比之下,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坐在他们对面的中国官员在贸易问题上的经验有限。
该报道说,中国在近几个月进行了一系列重组,很多新上来的人有经济和金融背景,但在国际贸易法方面缺乏经验,而且在说到美国贸易政策时,也不太了解美国中低级官员中谁是做什么的,这导致了双方更难找到共同点。
2018年5月3日
问:从今天起,美国高级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是否有关于此次磋商的最新消息?中方对此次磋商成果有何期待?
答:我们已经说过,中方欢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团来华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我没有最新情况向你介绍。至于中方对此次磋商成果的期待,昨天我已经应询作了简要回答。谈,我们是欢迎的,但这必须是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磋商,结果应该是互利共赢的。让我们等等看。
2018年5月2日
问:据报道,从明天起,由高级别经贸官员组成的美方代表团将来北京与中方进行经贸对话。中方由刘鹤副总理带队。我知道外交部并不主管此次对话,但我还是想问,中方对此次对话有何期待?是否认为此次对话会为解决当前中美经贸冲突带来突破?
答:你刚才也说了,经贸问题是商务部主管,但既然你问到了,我可以向你确认,中方欢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美方代表团于5月3日至4日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与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你问到中方对此次磋商的期待以及此次能否取得突破。我们已多次表明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问题的看法。中美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一大经济体,通过平等磋商妥善解决经贸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无疑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考虑到中美经济的体量以及关系的复杂性,指望通过一次磋商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只要美方抱着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的诚意而来,抱着相互尊重、平等磋商、互利共赢的态度而来,双方的磋商就是建设性的。
2018年4月26日民生证券研报
美国在其官方文件中多次提及对贸易的诉求是“Reciprocal” ,在中方的翻译中被译为“互惠”,但根据美国文件的表述,翻译为“对等”则更为恰当,翻译上的差别也恰恰反映了中美双方在对贸易的诉求和认知的差异。“互惠”和“对等”的区别:“互惠”聚焦于可以计量的商品贸易(较少涉及投资领域),是“边境措施”,主要抓手是关税互惠、减少进出口贸易的政策限制,反映的是WTO 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思想。而 “对等”更强调双边的市场竞争机制、国内法制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建设,是“后边境措施”,主要抓手是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制度性建设,对应的是经济一体化。
中方注重“互惠”的政策措施,美国寻求“对等”的贸易机制;中国注重“互惠”的政策措施,支持WTO 的贸易框架。在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方面,以加大进口、开放行业等“互惠”政策寻求解决之道(2017 年的中美之间的“百日计划”、特朗普访华签订的2535 亿美元的经贸合作清单以及2018 年博鳌论坛中国加大开放力度的承诺)。而美国寻求的并非是自由贸易而是“对等”的贸易机制,要求其贸易伙伴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劳工、开放程度上与其“对等”。“301 调查”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的市场准入条件严苛、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政府引导和行政管理迹象明显,与其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及市场竞争机制并不对等。正因为中美双方诉求不同、对贸易认知不同,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可避免。
结论:中美贸易摩擦 短期不必过度悲观 长期不可过度乐观